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文化资讯 > 信息报道

紫竹院街道举办2017年第二期 编制班结业仪式暨作品展示

来源:紫竹院街道   发布时间:2017-12-15 10:45 浏览量:0
分享:
声明: 图文由各单位授权供稿,最终版权归原单位所有。

  2017年12月14日下午, 紫竹院街道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社区举办2017年第二期编织班结业仪式暨编织作品展示,街道办事处王战欧副主任、公共事业管理科姚晓雁科长参加了结业仪式。

  紫竹院街道2017年第二期编织班于2017年9月21日开课,以北外社区居民为主的25名编织爱好者走进编织课堂,跟随老师学习串珠编织,培训费用及基本材料全部实行免费公益。经过10次串珠编织学习,编织班的学员们带着她们精心制作的100多件串珠参加了结业仪式和作品展示。种类丰富的手工编织品让人目不暇接,栩栩如生的小猫,含苞欲放的鲜花,青翠欲滴的白菜,形式各异的中国结和挂件、家居可用的纸巾盒、收纳盒、杯垫、花瓶。农历狗年将至,学员们还编织了一组憨态可掬的小狗。大家围拢在琳琅满目的串珠展示台旁边,看到作品得到现场观众的喜爱和赞美,编织班的学员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自豪地互相交流编织心得。

  王战欧副主任在结业仪式上发言,代表紫竹院街道欢迎社区居民参加文化紫竹系列活动,对学员们把美好生活编入手工作品中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她们继续参加学习,通过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并表示紫竹院街道将针对居民喜爱的文化活动,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培训,把举办编织班的“订单式培训”成功模式引入其他社区,让社区群众学有所乐。公共事业管理科姚晓雁科长向编织班学员们介绍了海淀区创建第三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情况,期待学员们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居民了解和参与文化紫竹系列活动。

  为了有效整合地区各类资源优势,紫竹院街道采取把授课老师“请进来”的方式实行订单式培训。2017年举办了两期编织班,参加培训的居民近百人。和参加编织班培训的学员一样,负责授课的王淑兰老师也是紫竹院街道的居民,王老师在结业仪式上总结了学员们的三个多月以来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对制作精良的编织作品进行了点评。

  在海淀区创建第三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紫竹院街道还将向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老年人、未成年人开办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班,实现文化资源惠及于民,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