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文化资讯 > 信息报道

非遗文化进温泉--“金牛迎春”宫灯制作手工活动

发布时间:2021-02-07 16:08 浏览量:0
分享:
声明: 图文由各单位授权供稿,最终版权归原单位所有。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挂上各种喜庆的灯笼,庆祝新年的到来,缤纷多彩的灯笼沿着大大小小的街道,形成我国春节最具特色的风景线。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为烘托节日气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丰富我镇少儿儿童寒假生活,促进温泉文化品牌建设。1月30日,由温泉镇政府主办,温泉镇文化服务中心举办的非遗文化进温泉--“金牛迎春”宫灯制作手工活动在腾讯会议室进行线上直播,来自全镇亲子家庭共30人观看视频并参与学习制作。 活动开始,讲师为各位小朋友讲述了中国灯笼的发展历史和许多古老传说以及挂灯笼的习俗。“中国灯笼又称彩灯,是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1800年前的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彩灯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与超高的工艺水平。”比如喜庆节日悬挂红色灯笼,寓意红红火火,挂灯笼要挂双数,挂在南面等,并为大家科普灯笼的种类——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又可分为花鸟,山水,人物等主题。本次活动制作的是北京传统宫灯,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照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 作为于2006-2008年入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北京传统宫灯,有着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的特点,为我中华民族瑰宝之一。在讲述完北京传统宫灯的特点与魅力后,手工老师便拿出制作灯笼的材料包,并演示了灯笼的制作方法,讲解了注意事项,居民们都跃跃欲试。大家拿出事先发放的材料包,积极地行动起来,在直播间中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探讨,认真制作,热闹又忙碌,很快一只只红红火火的宫灯闪亮登场了,大家开心极了。有几个小朋友说:准备将自己动手完成的灯笼作为新年挂饰,为家中增添几分喜庆的节日味道。 在直播活动结束之不久,家长们纷纷晒出孩子们宫灯作品图片,十分精致美观。有家长表示“如今正值特殊时期,能够通过线上活动的形式,在家陪着孩子一起做手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家庭亲子感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非常感谢镇里举办的这次活动。”文服中心表示:2021年伊始,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结合温泉地区少年儿童家庭需求,量身打造了十场精彩的“非遗进温泉”线上课程,包括宫灯、造纸术、柳编、木贴画、粮食画、掐丝画、秸秆扎刻、麦秆画和绢人,旨在通过“体验、交流”的形式,鼓励青少年“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希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大国历史不断传承延续在他们心中留下传统文化的烙印,希望他们在体验和感受中,心中播下文化之美、传统之韵、非遗之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后续非遗体验活动将在泉镇通和泉知家活动管理平台发布,敬请大家关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传播社会正能量,为老邻居点个赞 下一篇:情暖社区•新春送 ——慰问空巢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