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文化资讯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川菜里最好吃的,一定是……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4-02-20 14:10 浏览量:0
分享:
声明: 图文由各单位授权供稿,最终版权归原单位所有。

吃喜欢的东西,过可爱的人生

你真的吃过正宗川菜吗?

你真的会吃会做川菜吗?

鱼香肉丝里没有鱼?夫妻肺片里没有肺?

到底是宫保鸡丁还是宫爆鸡丁?

做麻婆豆腐的麻婆是谁?

川菜里,你最喜欢的究竟是哪一道?

图片1.png 

一提到川菜,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辣,但真懂川菜的人则会告诉你,这是把正宗的川菜给窄化了,川菜是中华菜肴里复合味道的佼佼者。就拿川菜第一菜“回锅肉”来说,好的评价标准是:灯盏窝,拈闪闪。

图片2.png 

>>《师父教我吃川菜》中回锅肉配图

具体点就是:颜色一定是红亮、白皙、青绿三色齐全的,肉一定是卷曲如“灯盏窝”的,筷子夹起它一定是一闪一闪的。红亮的是肉,白皙的是蒜苗茎,而青绿的是蒜苗叶,肉的形状一定要卷曲的。

严格来讲每个“灯盏窝”,里面都应该带点油,用筷子拈起一定是有弹性的,那入口的感觉是:皮子咬着香糯,肥肉进嘴即化,瘦肉不柴,一咬就散很滋润。

图片3.png 

书  名:《师父教我吃川菜》

著  者:李作民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TS972.117 /58

馆藏地:海淀区图书馆流通部,海淀区图书馆(北馆)流通部

 

《师父教我吃川菜》作者李作民是当代中国川菜非遗传承人、元老级大师王开发的弟子,王开发一生致力于川菜研究,堪称“川菜泰斗”。李作民在跟随师父学习川菜的日子中,深感川菜文化博大精深:“我决定以自己的历史学专业背景为依托,以川菜口述历史为突破口,为川菜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本书除了有王开发大师对川菜研究的专业指导,更有“川菜活字典”胡廉泉先生补充了许多美食背后的逸闻趣事,让这些独一无二的川菜菜品瞬间鲜活起来,成为一段美好的四川记忆,储存在味蕾与脑海中。

图片4.png 

李作民选取了三十多道经典川菜,详细描述了这些菜的正确做法,如何辨别是否正宗,正宗的“色”“香”“味”又是如何的,这道菜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等。例如四川人餐桌必备“麻婆豆腐”,看似简单,实则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方法,都大有讲究,唯有做到麻、辣、鲜、香、酥、嫩、浑、烫,才是真正的麻婆豆腐之味。

作者把这些师父传授给他的知识技巧倾囊相授,一桩桩一件件地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读的时候一边感叹做菜的精妙,一边又对着文字和插图馋得直流口水。 

图片5.png 

李作民说,每一个有生命力的菜系,都会在各个时代不断地返本开新,生生不息地创造着自己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图片6.png 

《师父教我吃川菜》不仅仅是一部单纯品食论饮的美食评价作品,更是一部留存珍贵资料的川菜大师口述史作品,同时也是一部使人能够轻快了解传统川菜的平易作品,书中除对每道菜有“大师点评”“历史回溯”外,还杂以民间传说、逸闻趣事,让每道菜都鲜活起来。

李作民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深知历史人文掌故之于民间讲述的重要性。作为川菜口述史的掌门人以及发起人,他在这本书里用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去关注和搜罗那些逸于民间的掌故、轶闻,并特别注意展示与每一道川菜紧密关联的风土人情,内容丰富而饶具趣味。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马   力

审核/马玉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家庭教育|“龙行龘龘,欣欣家国”,龘字你念对了吗? 下一篇:家庭教育|书画洗冤,赤壁后游图与后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