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街道科馨社区“同馨第一站”2024暑期“社区研学活动”之《考古是什么》
科馨社区研学活动《考古是什么》于7月10日上午开展。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北京考古学会的张中华老师作为授课嘉宾,他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深厚的学术背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本次研学活动增添了无限魅力。
张中华老师不仅是北京考古学会的秘书长,更是一位副研究馆员,长期致力于北京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他曾亲自主持并参与多项重大考古项目,如北京玉河通惠河故道、圆明园紫碧山房、养雀笼、远瀛观、如园、舍卫城、澹泊宁静等遗址的考古发掘,这些辉煌的成就让他对考古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感悟。
活动伊始,张中华老师以“考古是什么”这一引人深思的问题作为开场,瞬间吸引了所有参与者的注意力。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考古学的定义、历史、意义以及它在人类文明探索中的重要地位。随后,课程内容层层递进,张老师逐一揭开了考古学的神秘面纱。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张老师让复杂的考古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大家对考古学有了初步而全面的认识。从古老的城墙、宫殿到平凡的民居、墓葬,张老师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与沧桑。陶器、玉器、青铜器……每一件遗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张老师用专业的眼光解读它们背后的故事,让参与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张老师详细介绍了考古发掘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让大家对考古工作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从传统的铲子、刷子到现代的无人机、三维扫描技术,张老师展示了考古工具的演变与发展,展现了科技进步对考古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为一位紧跟时代步伐的考古学家,张老师还分享了考古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如数字化考古、虚拟现实技术等,让参与者感受到了考古学的无限可能。
随着课程的深入,现场气氛愈发活跃。参与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与张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交流。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对考古学的浓厚兴趣。
此次《考古是什么》研学活动,不仅是科馨社区文化生活的一次精彩呈现,更是对居民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一次全面提升。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科馨社区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研学活动,为居民搭建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